【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你知道几件?
一带一路&改革开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诸多变化,在此过程中,中国肩负起了中国的担当,而这都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的巨大提升有关。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过四十年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对国际体系的主动融入,中国与世界的命运已经融为一体,紧密相连。
1978—2018,中国改革开放走过辉煌40载。过去的40年,激荡而伟大。回首望,中国以羸弱之驱,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成就了一场伟大的革命。40年,一个个瞬间书写完成的这部改革开放史,让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为之赞叹。
昨天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引起与会代表以及全国各地各界的热烈反响。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并提出了九个“必须坚持”。现场与会人员表示,感触深刻,备受鼓舞。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之初,在缺少对外经济交往经验、国内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设立经济特区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79
中美建交
外交关系的正常化,为东西方全面交流奠定了基础。
1981
国债恢复发行
1981年以后,我国每年发行国债,其中国库券发行13次共计发行3130亿元。国库券的发行由此开始塑造一种新的国与民的关系。
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1985年
推进军队体制改革
1985年5月23日-6月6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讨论贯彻我国政府关于军队减少员额一百万的战略决策,研究制定落实这一决策的措施和步骤。会议确定,搞好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是军队今后两年的中心任务。
1987年
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会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8年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当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990 开放浦东 浦东开发区,比深圳晚了10年;国际舆论对它投怀疑票;今天,浦东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
1990
亚运会北京举行
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亚运会,也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
1990
中国股市诞生
最初石破天惊地在中国提出建立证券市场的,并非是后来出名的几位“海归”,而是一帮从没见过股市的穷学生。此前,国内对于金融市场建立一直鲜有理论探讨。
1992
基金诞生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壮大,1991年中国股市为沉寂的资本市场注入生机,但股疯之余,有着低风险特质的基金诞生了。
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
1993年
进行分税制改革
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从1995年开始又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加之2002年的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体制框架。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涉及范围最广、调整力度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制度创新。
1994 住房制度改革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
1995
制定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的决定》,动员全党和全社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科技进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7年
香港回归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开始履行防务职责。6月30日午夜-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
1999年
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2006年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其中包括36条政策措施,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这样中部崛起成为继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2007年
《物权法》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分5编19章247条,内容非常丰富。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基本法律,关系着坚持和完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8
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一届惊艳全世界的奥运会,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最隆重的“成人礼”。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
2010
上海世博会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行,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
2013年
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12月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六大重点任务。
2014年
“沪港通”正式启动
2014年11月17日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正式启动。2016年12月5日,深圳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深港通”正式启动。
2015年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大会于2015年9月16日在京举行。纪念活动集中宣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贡献,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重大历史贡献的认同,必将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集体记忆,必将对中国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16年
人民币正式加入SDR
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将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据悉,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的占比将达到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入SDR后,人民币更加稳健,在全世界的信用更高,将减少钱包的缩水压力。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号角,制定了适应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意愿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